柳川看畫—林之助紀念館推出【 造神術:柯俊任的異象與顛覆 】

柯俊任的創作橫跨三十餘年,涵蓋繪畫、視覺設計與跨域合作,交織成多條議題軌道構築的藝術宇宙。構思本展時,必須先對其龐雜多變的創作時空進行系統梳理,方能建立清晰的觀看結構與詮釋脈絡。2025年,本展於林之助紀念館舉行—這座日式建築曾承載林之助的生活與創作記憶,場域本身即是一段歷史語境。受限於空間尺度與歷史建築條件,本展精選部分原作與藝術家文件紀錄呈現;為補足觀眾對全貌的理解,同步出版展覽手冊與《Ke Art》藝術家畫冊筆記書,盡可能收錄目前已整理的大部分作品,使觀展經驗透過紙本與實體作品得以延伸與互補。
#自我與社會的交界
柯俊任的創作長期在自我與社會的邊界展開,以內在衝突與集體處境的思辨為核心議題。文化大學美術系時期,他的繪畫創作對應家庭、社群與文化制約,將心理張力轉化為象徵鮮明的視覺構造,不斷深究藝術史脈絡,並在生活現實中激盪出獨特的繪畫語言。1990年代投身社會運動與公共議題,他將街頭景象、群體氛圍與主體性追求,轉化為藝術場域中充滿衝突與思辨的對話。
#信仰符號與文化轉譯
成長於媽祖信仰盛行的臺中大甲、攝影館家庭,柯俊任自幼浸潤於暗房中生死悲歡的影像浮沉,以及宗教儀式的日常氛圍。他不僅熟稔信仰圖像語言,更以拆解與重組的方式,將其轉化為當代視覺語彙。1999 年,他設計臺灣首款 Q 版媽祖與七府王爺公仔,並為戲獅甲藝術節與愛河布袋戲展演祭繪製主題視覺,讓民間信仰符號跨越傳統與當代,衍生出兼具文化底氣與潮流感的設計語境。
#異鄉視角與文化符號的反轉
2006至2008年間,他創作〈中國豬〉與〈中國魚〉,以郎世寧式宮廷構圖結合金箋、篆刻與書法符號,重構「中國形象」,在擬真與誇飾之間反思樣板化與政治化的視覺語言。同時挪用Hello Kitty等全球流行符號—或置於花叢間,被黑色手指直指、鮮花化作槍口的射擊痕跡;或孤立於盛放花群之中,神情茫然。後期《大樹之器》則以盆景造型承載多款Kitty形象,既是對流行符號的反挪用,也是對文化迷戀與空洞化的尖銳質疑,切入文化與權力結構的縫隙,揭示其流動與轉化。
#幻象造境與跨域聲影
近年柯俊任以《山海經》異象為母題,取赤鱬、旋龜、蠱雕、灌灌、纂雕、狸力、䍺、背斷等奇獸與隱晦文字,融入當代視覺語彙,既延續古籍的奇詭魅力,又注入現實感知與心理暗示,使神話脫離單一的典故再現,轉化為持續生成、變形並回應當下的文化場域。在這個過程中,幻象不再只是逃離現實的避風港,而成為觀照現實、質疑敘事與重構想像的創作現場。
#無盡之書
柯俊任的成長過程,與臺灣許多經歷城鄉轉移的一代相似—自大甲的宗教與庶民文化場域出發,進入都市的現代教育與多元環境,在傳統與當代、地方與全球的碰撞中,累積出獨到而敏銳的文化感知。他同時是臺灣知名電台製作人與視覺藝術家,將聲音與圖像置於彼此映照的場域。他的畫面回應著家庭、父親,以及社會與公共性的連結,並揭示觀看與沉默之間錯綜的關係。本展在有限的空間中,開啟他多層次的創作世界,並透過展覽手冊與藝術家筆記書,讓觀眾在紙本與現場之間延展視線,持續翻閱與對話。
策展人 / 張麗娜
展覽名稱:《造神術:柯俊任的異象與顛覆》
展覽地點: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林之助紀念館
展覽日期:114.9.9—10.3
開幕茶會:114.9.13(六) 下午14:00
☞ ☞ 柯俊任藝術家《Ke Art》畫冊筆記書 ( 開幕限量推出 )
❝ KE ART 是一場圖像與思想的共創行動。它不是回顧藝術,而是邀請每個人從書寫與觀看出發,走向自己的真實世界。❞